卢是总指挥!
为了掩护部队突围,牺牲了。
秋收起义是什么地位?那时的军事总指挥,跟朱老总一个级别吧,部队突围需要你打掩护?
寻淮洲,21岁就是红军军团长,打着红旗带头冲机枪高地,牺牲了。
战神粟裕曾是他的部将,临终前留下遗言:“我死后,请将我骨灰中的一半和寻淮洲葬在一起。”
从星星之火到奋起抗日,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咱们在战场上捐躯的各级将领数不胜数。
为啥不冷静呢?不知道保护自己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有他们。
我们才有今天可以在这里刷着手机,相互争论的生活。
与他们相比,主角面对的,不过是一个已经被战士们打的伤痕累累的怪物,又不是铁原这种必死之局。
更何况,主角还有超过一般战士的能力,这也能叫考验吗?
如果这时候,要说服自己,我不去,是因为有几万人的安全维系在我身上,我不能身陷危险。
今日不去,明日面对更危险的局面,是不是就更不能去了?
后天,面对不那么危险的局面呢?
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能做对吧,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正义和良心要让位给利弊权衡。
现在是为了保住后勤通道暂且退避,以后是不是要为了万民福祉明哲保身?
如果说这些距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远,那再换个场景。
好比如果一辆车撞过来,前面是我的孩子,我是一把推开他,还是要先想明白:如果我死了,家庭会不会没人照顾?
所以,权衡利弊得失,我不能去?
如果能这么想,那就能退一步,就算死不了,但是我残废了,家里的顶梁柱就塌了,全家的生活都会很凄惨,所以,我不能去!
最后,一直退到,我对家庭的重要性比他大的多,所以不管有没有危险,我都不能去。
警察面对持刀歹徒要不要冲,是不是要考虑歹徒手里那个人质价值和自己相比谁高?
消防员面对火海要不要冲,是不是该先查一下被困住的是普通人还是科学家?
所以,这就是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