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蓝星,你带把刀,地面也能砍、高山也能砍,水里也能砍、太空也能砍,可热武器换个环境就必须重新调试一回,甚至单独制造。
更别提换个星球,换个星系这种颠覆性环境。
武器制造前的现场调研、数据采集、重新设计、说不定枪还没做出来,仗打完了已经。
云夏冬果断记录:“研究武器在不同星系环境下的普遍适用性。”
热武器还要考虑后勤,那就更夸张了。
夏国前面能在蓝星和星光两界打的风生水起,那是因为本身有超强的制造能力,加上传送门的无限运输。
如果不能开传送,比如现在从蓝星出发征服同星系的另一颗星球,靠飞船一趟一趟的运送士兵、武器、弹药、补给,只怕倾全蓝星之力,也只能支持打一场小型战役。
夏国前面打的太顺利了,某种程度上,蓝星也好,星光也好,都可以算夏国的大本营,到现在为止,夏国打的仍然是主场防御战,就没到客场去过。
云夏冬继续记录:“考虑弹药系统的就地取材和前线生产!”
同时,云夏冬也把各种武器的价格一一登记在册。
一把普普通通,不知道什么金属材质的刀,两千艾晶。
最长的那把幽光闪闪的刀,三万三千艾晶。
艾晶是普罗特斯族的官方货币,据说使用的一种特种材料,是普罗特斯族采集固态能量矿,也叫做晶体矿的特殊矿产之后,用残余的矿渣制作的货币。
夏国的专家找赫尔借了几颗,尝试着研究了一下,材料属性不明,制造难度很大。
在交叉星系混了一小段时间,但夏国代表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搞明白怎么才能兑换这种货币,只知道其他种族基本是依靠给主族干活打仗,换取一些货币额度。
至于为什么如此发达的星际大时代,还在用实体货币,而不是信息化支付。
很明显,只有大一统的社会形态,才有可能完成货币信息化,星际文明们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条件。
交易也没有门路。普罗特斯族很少从附属文明买东西,这样一个超级势力占据的星域太过广大,除了跟对面势力争夺固态能量矿和气态能源矿之外,几乎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