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茉莉走后,许寒山凝视着窗外翻涌的浓雾,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几年前。
那时,《烛》刚刚问世,如其宣传所言,难度堪称逆天。
他的大院中,一共死了接近两百人,其中近半数都折损在了第一年。
起初,许寒山玩的极度痛苦,自己耗费大量心血抽到的角色,表现却一个比一个弱智,恨不得亲自钻进屏幕去指挥他们打。
后来,他参考了别人的攻略,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玩法,从此踏上了一条冲击世界排名的道路。
然而,并非所有玩家都和他一样顺利,许多人被这堪称变态的难度折磨得弃坑。
特别是当几个648下去,却只抽到寥寥四五个一星角色,还在任务中秒死时,那种感觉足以让人瞬间崩溃。
许寒山完全可以理解这些弃坑的人他们心里的感受。
就算游戏质量再好,玩不下去,又能怎么办?
越能理解这些人,许寒山就越想不通,他们院长为什么上线次数变少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有他所在的这个大院,简直堪称新人的梦中情院。几个月来,除了被小茉莉处决一个不长眼的二星,没有任何人在任务中死亡。
没有任何人在任务中死亡!
这是什么概念,倘若有个新人排行榜,他们大院必然是第一,再不济也是并列第一!
为什么明明开局这么顺,院长却渐渐玩的少了?
是游戏不好玩了吗?不对。
从许寒山自己角度来看,现在的任务水温和大院情况,堪称地狱级别难度。
但站在屏幕外普通玩家的视角,这个游戏版本无疑是相当成功且有趣的(前提是他们大院里别莫名其妙死人)。
那么是他们这些房客,没有带给院长应有的情感价值吗?也不对。
早就从第一个任务开始,许寒山就在任务里,刻意地加入了“表演”的成分。
该帅的地方一定要帅,该惨的地方一定要惨,面对不可救药的恶人,坚决袖手旁观。
他相信自己,已经给院长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情绪价值。
究竟发生了什么?
许寒山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