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塞来我家了?
杨四婶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你们听我说,我当初啊……”
杨四婶仔仔细细解释了一番,再听到赵家会养鱼,有个小鱼塘时,刘十一的心思活泛了……
晚上跟丈夫商量一番后,第二天丈夫便强行押着儿子,打着去百里村买鱼的由头,去看看赵家闺女如何!
可能真的是春天到了吧!何莲叶家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的儿子跟百里村的杜家说定了,三月二十去下聘!
于是,梁文元几人纷纷来到何莲叶家。
陶花见到梁文元,还翻了个白眼,大树村的郑家,她打听清楚了,是老实种田的人家,除了会种地,这家人就啥也不会了,还不如袁棉花家呢!
二闺女还每天兴高采烈得等人家来下聘!陶花就气得要死!尤其每次见到杨四婶,恨不能拉着杨四婶到自己家里住下……
怎么就不能嫁到县城里去呢?
梁文元跟没事人似的,按照她们几个之间的惯例,给何莲叶送了二十个鸡蛋,还有几个糖包,“是过年的时候包的,下聘的时候,给帮忙的人甜甜嘴吧!”
何莲叶笑眯眯得接过四份鸡蛋,招呼四人吃了几块红枣糕,才纷纷散去。
而刘十一也终于松口气,她那倔驴大儿子见到赵家闺女后,终于松口,瞧上了,让爹娘快去谈下聘吧!
刘十一:……
“嚯!咱这村里可真够热闹的啊!”杨二田直到天快黑了才进了家门,听了满满一肚子的婚丧嫁娶……
“可不是,趁着还没春播,能相看的赶紧相看,能下聘的赶紧下聘,不然春播都不踏实啊!”杨平顺呼噜噜吃完红薯大米稀饭,抱起了小月,拍着哄睡,让其他人继续吃。
“我听说,县太爷又要修官道了?”东子看小月睡着了,压低了声音。
“是有这么说的,官道也停了几年了,该修一修了!修好了,往来商队,镖队啥的,才更多啊!”杨二田声音也不大。
“哎,修官道多累人啊……”六妹忧心忡忡,这回怕是东子要去了。
“咱这县太爷还不错,来咱这有几年了吧?也没出点什么幺蛾子,应该没啥大问题。”杨二田也想到了六妹所想,抬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