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履,拟旨。”
郑履都快变成胡亥的御用拟旨人选了。
“诺。”
这种行为其实是对丞相与尚书的权利侵蚀,这本来是他们的活儿。
启用近臣来遏制外臣,这是历代皇帝为调整权力结构而使用的惯用把戏。好用,下次还用。
“第一,调中尉出镇地方,平迁为颍川郡郡守。同时,免去颍川郡郡尉职务,令其回京述职,郡尉职权由郡守兼任,军政一体。告诉他,关东现在不是很太平,孤需要他去帮朕牧守天下。”
“第二,调任颍川郡郡守为会稽郡郡守。对了,一会记得提醒朕,派遣刺史去会稽郡,以渎职罪名,褫夺其郡守职位,让他戴罪回京。”
“第三,提升中尉品秩为中二千石,位比九卿。”
“第四,迁少府章邯为中尉,执掌中尉军,戍卫京师。”
“第五……右迁中车府令赵高为少府。”
“第六,右迁小黄门离栾为中常侍,并接任中车府令之职,望尔以后忠心办事。”
离栾一直陪侍在旁边,见状立刻跪拜并赌誓道:“奴婢万死也难尝报陛下大恩,今后若有二心,必使臣死无葬身之地,望天地共鉴。”
胡亥面色平淡的摆摆手,看向郑履,“寡人知晓了,平身吧,就这些,郑卿。”
郑履状作惶恐的回道:“诺,奴婢这就去拟旨。”
“传孤口谕,拔擢中黄门昭通为小黄门,准其随侍。”
胡亥随便指了一个寺人,“去吧,去传信。”后廷的品秩升迁不需要写圣旨,口谕便有足够的效力,一应职务变动封档留存就是。
“对了,还有,增设几名中书谒者,后面前朝后廷的政务交流会越来越多。孤记得中书谒者令是郎官赵召兼领?”
离栾回道:“是的。”
“当郎官这些日子里,他表现还算中规中矩, en,选一县城,下放吧,让他去做一县令。”
“另外的事情便是,中书谒者令让昭通兼领吧,政务越来越多了,内外朝交流频繁,以后这个职位必须是净过身的宦官担任,否则容易引起宫廷混乱,就这么定了,以此为常例。”
“让他把事情更多的放在这边来,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