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丞相的权力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政务效率好像还更高了。毕竟,之前哪里会有人监督丞相的工作效率,现在客观上有了……
总之,秦帝国的一切井然有序的推进着。
连韩氏族人都在几次集会后彻底统一了意见,还是接着当狗吧,战国时代的祖宗们当了那么久的狗,没道理孙子们不能当。
于是,经过内部的几次讨论后,被各支推出来的五名大才正式上路,前往咸阳“面试”,微妙的利益交换中,韩国地区的民众似乎更加安稳了。
“啊~~”
胡亥伸了一个懒腰,这批红也好累啊,怪不得后面设司礼监呢,这和夺命流水线有什么区别,关键是很多内容都是一扫而过,有没有坑自己也没看,根本就没精力知道吧。
得设个门下省了,没人审议真不行。
胡亥为了自己的政治信誉,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这段时间他对于两位丞相的奏章基本都是通过。
平均每两百件才打回一个,连理由都是现编的,主要是为了彰显权力、加强烙印,要不然改制不是白改了吗。
绝对不是因为奏章根本看不过来、看不懂之类的,绝对不是!
“算了,顶层架构现在不合适动,不要急,不要急,不要学嬴政,我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去优化政局。”胡亥如此对自己pua到,至少得等到平定六国后再说吧。
军功!军功!寡人需要军功!
“好吧,寡人忍不了了,动不了也做点什么吧,郑履呢?”
离栾从一旁冒出来,跪下回道:“陛下,郑常侍出去了,说是去办陛下之前交代的差遣了。”
胡亥点点头,“那就你来吧,拟旨。”
离栾一惊,“诺。”
离栾来到案桌旁,学着郑履的模样,准备拟旨。
他心里很苦,后宫权力争夺是很残酷的,宦官之间也是如此,皇帝随口一句话,自己就被架在了火上。
在胡亥经常居住理政的威崇殿的角落里,一直摆着一块案桌,这是胡亥的习惯导致的,秦始皇时代并没有。
胡亥经常发布谕令,而且不与外朝商议,便直接下令,并立刻派人执行,不过一般是一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