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聚一起,就别指望能管住他们的嘴。
“就是,哪怕是那群姓韩的,好歹沾了个外戚的光,人家宫里的亲戚还生了个儿子,他安煦凭什么啊。”外戚当政,理所当然。
到目前为止,除了胡亥那次召见外,被授予翰林之位的众人,只有三人获得了补位,其中一人留京、两人外放。
“你说是不是啊,韩生。”一人笑着对韩生说,有着调侃的意思,大概就是,你不是也姓韩吗,怎么没分到职位。
“哎,过分了,韩生世居关中,跟他们又不是一家的。”
“对不住,对不住。”那人见状,跟韩生道了声歉。
“没事。”韩生像个石头一样讲了一句,从众人开始讨论,他就没怎么参与,倒不是他不喜欢说话,他只是单纯的在想事情,后者更重要。
忽然,韩生高声对大院里的翰林们道:“诸位同窗,你们有谁听到过陛下向泗水郡调兵的消息吗?”
“没有诶。”众人被惊了一下,陆续回道。
“没有。”
“敏感的事情别打听。”
“这是公开的吧,不过我也没听到。”
韩生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诶,韩生你干嘛去?”
“上书。”韩生道。
“什么?”胡亥正去芷荷宫看完孩子,刚回到威崇殿,就听到留在这里的娜仁说,有谒者进了封折子,说是翰林院写的。
“哈哈,那很正常,每天谒者要交很多折子,放着吧,寡人一会儿看。”胡亥没当一回事。
韩生迟迟没等到皇帝的反应,也不急,只是正常的吃饭、睡觉、读书、习武、吃饭。
翌日。
“谁是韩生,陛下召见。”丘森所辖的谒者来到翰林院,面无表情的问道。
“是我。”韩生放下宝剑,他刚刚在院子里晨练。
“擦擦汗,陛下召你入宫,抓紧时间。”寺人难得的善意提醒道。
韩生颔首,却没有说什么谢字。
一路上,俩人都步伐匆匆,没什么言语。
谒者有些诧异,普通人首次被召见,基本上多多少少都会试探着说些什么,想要得到更多的信息,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