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去大秦对于民力的控制抵达毫厘之境,百姓抵御各类困难的能力本就薄弱,如今碰到涉及一郡之地的灾害,难以想象会有多少平民破产。”
韩生这里有一个误区,胡亥是很清楚南北之别的,不过他仍然认真听着,没有打断。
“他们有很多人过不去这个冬天,有更多人活不到明年秋天,哪怕陛下派人赈济,调粮过去,也是一样的。”
韩生抬头:“在这种剧烈的绝望下,君上怎么敢奢望他们不会造反。可陛下对此却毫无准备,朝廷没有调一兵一卒前往泗水,陛下是在放任他们做大吗?”
这人真是有古人之风,说话一点儿不带客气的。
胡亥也有点尴尬,他这段时间忙着陪叶夫人和孩子,再往前就是被官员系统失灵气炸了,确实没想到这一茬。
官渡前死儿子,因过度悲伤而停止出兵南下的袁绍:找到同类了。
好在,一年多的皇帝生涯和上一世的工作经验,已经让他锻炼出了无敌厚脸皮。
他严肃而郑重的点点头,“爱卿言之有理,是寡人漏想了,只靠调粮赈济,确实不太可能安抚住汹涌民意。”
胡亥直接认错,韩生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了句:“陛下掌管社稷,日理万机,有所疏漏,也属正常。但百官九卿他们……”
“咳咳,好了好了,扯远了,你认为现在调兵来得及吗?”这人是真不怕死啊,二相和九卿你都得敢喷,胡亥为了保护他,赶紧打断,转移话题。
“当然,越快越好。”
胡亥点头,准备拟写圣旨,突然想到,眼前这个人不就是待诏翰林吗?
于是,胡亥指了指平时由郑履使用的案桌,“会拟旨吗?去那。”
“诺。”韩生简短的答应,坐于案桌后,将自己无意识带过来的卷轴放到案桌旁的金砖上。
“那是什么?”胡亥一瞬间想到了荆轲献土。
“哦,臣…臣不小心带过来的,是臣正在读的书,《吕氏春秋》。”
“嗯,你写吧。”胡亥内心很震惊,这人的士大夫纯度好高啊。
感觉自己出现失职的谒者,赶紧小步过去又检查了一遍金砖上的卷轴,进殿的时候看过了,但没细看内容,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