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解惑。”韩信撑着说完这句话,一歪头就睡着了。
胡亥则晃了晃杯中酒,有些百无聊赖的将它放下,自语道:“这也是我一定要改变秦律的原因,过于刚强的秦律只适合征伐天下,却不适合固守天下,要学会做存量市场啊。”
“哈。”他嗤笑一声,“怎么跟插旗一样,天下还没有平定呢,半场开香槟要不得。”
时至今日,秦国终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即在保持核心区域不失的情况下,争夺对于三晋地区的控制权,然后便可以依靠绝对的土地、人口、粮食、兵力优势,从三晋地区出发,再次鲸吞天下。
“要进入终局了,战略决战阶段。”
他看向舆图,盯着齐国位置,“要打一场齐鲁决战了。”
后面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手上可以抽调的资源彻底平定齐国,在地图上将连成一片的反叛军队一刀两断,天下级别的起义降温成局部地区,促使其力量不能统一形成,然后各个击破。
几日之后,胡亥接受了东胡王的赔礼,随即合并军队内部的战马,派遣出了一支万余骑兵火速增援齐国战场。
而剩余的八万兵马(本身余下六万多人,赵国本土征兵两万多)则在韩信的带领下,插向燕齐交界之处,皇帝命令他捏住这个脆弱的喉管,给双方施加庞大的压力。
胡亥本人已经返回了三川,他对于御驾亲征的渴望一直有严格的克制,皇帝亲征是一种政治风险极大的行为,你赢了是应该的,你只要没打赢,这就是一种损失。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基本上可以说是大胜,但整体来讲却被列入了过失。毫无疑问,无敌的亚洲州长没有打死这个国家,这让唐朝周边的群雄升起了侥幸的心理。
此事基本上相当于:神也会流血。
另外,皇帝最好不要太长时间远离政治中心,于是,胡亥把那两支亲手训练的部队留给了韩信后,自己就带着5000兵马作为护卫队伍南下了。
权者,人莫离也。取之非易,守之犹艰;智不足弗得,谋有失竟患,死生事也。
韩信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他派遣一路偏师,沿途攻城拔寨,最后,在衡山郡、巨鹿郡北部沿着易水将十万大军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