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准备亲自出马,一来方腊和其他人不同,他的造反更加系统化,以宗教聚拢人心,凝聚力更强。二来他准备抢在方腊之前,收降石宝和邓元觉两员猛将,这样即使将来自己要与方腊决战,也不至于面对太过于强劲的对手。
只要挑动这三处人马,在索超大军出发前造反,那么朝廷必然无暇顾及梁山,这样郭猛就可以放心的去开拓自己的大后方,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和大宋正面硬刚。
其他头领听到此话,无不鼓掌叫好,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将整个局面搅的更混,这时候宋江站出来表示不妥。
“头领,此计虽好,但是却过于歹毒了些。”
郭猛没想到宋江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泼自己冷水,问道:“如何歹毒?”
“挑动造反,必然会导致当地民众生灵涂炭,如果以后朝廷知晓是我等挑动三人造反,那我梁山岂不愧对于天下人。”
宋江一番高谈阔论,倒是让有些人不满,众所周知,朝廷奸臣当道,各处州府无不以搜刮民脂民膏,成为自己加官进爵的砝码,也没人去管百姓死活。
“宋公明,你错了,那三人早晚要造反,我只是推他们一把而已,而且这大宋朝廷腐朽不堪,赵佶只知道风花雪月,丝毫不关心国事,如此皇帝,如此大宋,要来干嘛?”
这是郭猛第一次在所有人面前痛斥大宋朝廷,山寨里大部分都是被官员迫害过的,因此对这时局早已深恶痛绝。
宋江争辩道:“当今皇上贤明,只是被奸臣蒙蔽了视听,我梁山可立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将来手刃四大奸臣,到时候皇上便可知晓我等忠肝义胆,委以重用,必然可还大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不知不觉宋江的声音越来越大,郭猛的行为在他看来,无疑是将他希望招安的路子堵死,这是他骨子里那种忠君爱国的思想无法接受的。
郭猛曾经试图理解宋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确实除了招安没有出路,但是现在不一样,看了天眼的郭猛自然知道如何去发展,他带领的梁山,路子比宋江的梁山要宽多,不用跟大宋一起绑着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