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一位着名的哲学家,但因为反抗哈夫克的需要,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军。
弗里德汉姆从新兵口中听到了一个悲切的故事:新兵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已年老,尤其是母亲,一直在苦苦哀求着他不要上战场,毕竟母亲知道,若他死于战场,那将意味着家族的彻底灭绝。
这一切在弗里德汉姆心中激起了某种莫名的情感,他从未听过如此无奈与悲伤的言辞。
他原本想着,或许这名年轻人能从战争的深渊中走出来,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刚和母亲告别,准备迈向战场时,便成了哈夫克狙击手容克少校的下一个目标。
新兵的一颗心脏被子弹穿透,瞬间倒地。
弗里德汉姆亲眼目睹了这一切,那一刻,他心中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爆发,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无奈都化作了怒火。
那个哲学新兵的母亲的哭喊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而这一切竟然在无情的战场上被彻底撕碎。
弗里德汉姆再也无法忍受人类的虚伪与冷酷,他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只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虚伪和残酷。
他的心彻底黑化,从此,他成为了一个冷血、无情的士官长,战场上无所畏惧,行事果断,绝不手软。
他不再关心死伤,不再在乎那些年轻士兵的生死,他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毫无情感”的状态,因为在他看来,这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之后,士官长弗里德汉姆的名字渐渐成为了战场上的传奇。
没有人知道他心底的伤痛,也没有人明白他曾是如何迷失自我的。
他像一个冷酷的机器,只知道如何杀戮,如何生存,再也没有人能够触及到他那颗早已被战火摧残的心。
威龙放下士官长的手机,指尖微微发颤,眼神却空洞地盯着地面。
他内心的波澜像暴风雨中的海洋,翻腾起伏,却难以平静。
士官长的日记揭示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兵的心灵挣扎,更像是一扇窗,向他展示了无数个与战场相似的灵魂,如何被血与火磨损,如何在杀戮与绝望的压力下崩塌成了冷漠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