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球形标靶同时从不同矢量方向弹出。
威龙的视觉皮质区突然传来灼热的刺痛感——这是脑控系统超频运作的预警信号。
他强忍着神经同步带来的眩晕,通过舌下控制板激活了战术步枪的\"风暴模式\",装备着智能引信的破片榴弹在三维空间炸开精确的拦截弹幕。
当硝烟散去,战术终端显示出973的毁伤率评估数据。
威龙倚靠着外骨骼的液压支撑架剧烈喘息,头盔显示器上跳动着红色的神经负荷指数。
这场持续23分17秒的高强度训练,已经消耗了相当于普通人三天的基础代谢能量。
在逐渐模糊的视线中,他注意到武器挂架上的r14步枪正散发着幽蓝的散热光晕——枪管底部的量子纠缠认证环显示,这个致命的艺术品刚刚完成了第314次无故障射击循环。
作战日志 314-5a | 神经同步率824 | 环境模拟:新巴格达巷战
当r14战术步枪通过磁轨挂架滑入后背武器槽时,威龙感受到脊椎处的微电流脉冲——这是-5 relk系统在进行第214次武器切换协议认证。左机械臂的纳米液压管突然膨胀,将rz11n5型智能速射机枪从折叠态展开为作战形态,碳化钨材质的六棱形枪管组在战术照明下泛着冷光。
\"注意能源分配,蜂群目标30秒后释放。\"ai教官的合成音尚未消散,威龙的视网膜投影已浮现出武器参数: ▌rz11n5-specs 射速:3800发\/分钟(三档可调) 弹种:792x24 自锐化钨芯弹 供弹:量子纠缠态弹药链(实时物质转换) 冷却:相变液态氮循环系统
他的左手中指在神经手套内做出抓握动作,触发武器系统的神经元绑定。
突然增强的触觉反馈让太阳穴血管剧烈跳动——这是速射机枪独有的\"弹流感知\"功能,每颗子弹离开膛口的瞬间都会在操作者意识层形成003秒的矢量预判线。
训练场的地板突然裂开十七个发射井,三百架蜂群无人机组成的攻击矩阵腾空而起。威龙瞳孔收缩的刹那,脑控系统的量子计算阵列已解算出最优拦截路径。
左机械臂以违背人体工学的270度扭转扫出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