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守诚在玄文武学堂的经历跃然纸上。领了学生服,参加了开学仪式,山长还勉励了一番。除了十二个寒门子弟,其他二十来个都来自大户人家。那些人盛气凌人,眼高于顶,瞧不起平民百姓。
冷欣然读到这里,不禁皱眉。当看到其中有位世子,乃是当今皇帝叔叔燕王爷的儿子时,她更是头皮发麻。
“皇室子弟?”她喃喃自语,“不应该有专门的学堂吗?去玄文武学堂做什么?”想到其他学生可能面临的处境,她不由得叹了口气。
提笔在纸条下方留言:“少掺和,你好好读书,熬到武举,你就能轻松一点了。现在,多忍忍吧。”写完,她将纸条轻轻放回原处。
午后,阿莲闹着要出门,冷欣然只得带她去村里转转。村中一派忙碌景象,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有人在囤粮,有人在砍柴。自家庄子上还有不少陌生男人正在打土坯,准备盖学堂。
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还好大家没被孙村长的话吓住。”她暗自庆幸,“不然要是大家慌了,外面都还没出事,我们就要自乱阵脚了。”
殊不知,她前脚刚走,村民们就开始议论了。
“守诚媳妇儿看起来,咋一点也不难过啊?”有人小声说道。
“你可别瞎说,”另一人反驳,“说不定人家憋在心里不说呢。”
“就是,守诚是去读书,又不是不回来了。”第三个人插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去见见世面咋了。”
“你快拉倒吧,”有人嗤笑,“当玄文武学堂是大白菜呢?那可是整个天启朝最好的文武学堂。”
回到家中,冷欣然先陪孩子们玩了一会儿。等闺女睡下,她便坐下继续写那些画本子。虽然做珐琅饰品赚钱更轻松也更多,但她更喜欢写东西,就算是在乱世,也不想疏于练习。
冷江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书,娘俩相处的画面温馨和谐。直到卫慧来问晚饭,冷欣然才回过神来。
她揉了揉酸胀的手腕,“吃汤面吧,配点鳝丝浇头。”
卫勇在门口高声禀报:“夫人,奴才问了,村民都不懂烧木炭,都是去买的。煤炭的质量有好有差,村里烧的大多是些黑碳,一个冬天下来,钱财浪费不说,黑炭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