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远东新纪元1630 > 第212章 牛录额真索隆(2/2)
哈赤都要召集8家共同商议;

    努尔哈赤要举办宴会之类的事,食物等由8家均摊;而出兵掠夺来的财物,也由8家共同均分;其中最主要的规定就是,建州部首领即努尔哈赤的继承人,必须要由8家协商选举产生。

    八旗的兵士,出自各部的满族平民。这些平民在满语中称作“固伦”,后来称为”旗丁”,他们是固山额真的属民。旗丁们“出则为兵,人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必须世代当兵,不得随意离开“牛录”,也没有迁徙的自由。

    他们都有自己的耕地和牲畜,一般不脱离生产,也有部分人因战功而拥有少量的奴隶,一般是一两个到四五个奴隶。旗丁们也有赋税和徭役的负担,努尔哈赤通过八旗的各级头领向所属的旗丁征兵役和徭役,也向他们索取耕牛及各种杂物。

    生活在八旗这种社会组织最底层的是奴隶,满语称作“包衣阿哈”,简称就是“包衣”。

    “包衣”的基本来源是战俘,但也有满族平民因贫困或一些贵族获罪其子孙沦为“包衣”的,此外还有所谓“投充”来的等等。所以“包衣”中有汉人、蒙古人、朝鲜人、满族人等不同种族的人。

    “包衣”与主人住在一起,为主人从事农耕、狩猎等生产活动,以及服各种各样的家内杂役。“包衣”被看作是主人的“财产”,主人可以任意对他们进行凌辱、鞭笞和买卖,但一般说来主人不能随便杀害“包衣”。

    从以上简单地叙述中不难看出,八旗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的组织形式,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而军政合一可以说是它最大的特点。

    而驻守金州的是镶白旗牛录额真索隆,也就是一个牛录的兵力,大约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都是披甲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和明军卫所兵的特点差不多。

    在城门守卫吹起牛角后,并不像明军一样紧闭城门,而是把城门全部打开,留守的近百名披甲兵骑马随牛录额真索隆出城应战,战斗尚武信念的欲望极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