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天歌行 > 第一百零五章 伏凶(2/6)
宁。

    邵夫子不愿看两位师侄愁眉苦脸,用空酒壶佯敲了下方宁的额头,“年纪轻轻唉声叹气作甚。走,师叔要带你们去的好地方到了,正好去去你们心中愁丝。”

    “什么好地方?”方宁抬眸望去,闹市中,一座气派的戏院矗立其间,白瓷串脊,绿琉盖顶,飞檐刻画,翘角悬铃。虽无瑞兽充顶,然构架奇巧,庄重不失典雅。

    “坛华戏院?原来这就是师叔说的‘大饱耳福’。”方宁眼中露出兴味,立即拉上沈昱跟着邵夫子入内。

    甫一踏进院中,戏曲声、叫好声便争先恐后涌入耳中,还不待细看装饰绚丽、彩雕密集的戏楼,又隐有酒香、花香覆鼻,令人瞬间沉浸其中。

    戏台上,悠扬的古筝声缓缓流淌,伴随着一声清亮的唱腔,一名青衣缓步而出,眉如远山,眼若秋水,身着羽衣,步步生莲。她轻启朱唇,唱的是那悲欢离合,道的是那红尘岁月,字字含情,句句入心,令人忘却尘世烦恼。

    一曲毕,余音缭绕,台下满堂喝彩。

    方宁意犹未尽,感慨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师叔,这里的戏曲确实精彩绝伦,勾人心弦。”

    悠扬婉转的戏曲勾起了邵夫子尘封多年的回忆。他依阑畅饮,脸上还挂着沉醉之色,笑道:“那是自然,文山县号称‘戏曲之乡’,大小戏院数不胜数,唯有这坛华戏院声名远播、传承至今,自是有其独到之处。”

    沈昱忆起书中记载,道:“不仅如此,文山县三十年前的水患,也是坛华戏院地位高涨的缘由之一。”

    邵夫子点点头,“沈师侄所说我也曾有耳闻。”

    看着打哑谜的二人,方宁好气又好笑,“我的好师叔、好师兄,你们可别卖关子了。”

    沈昱不再逗方宁,将事情原委细细道来,“当年坛华戏院的青衣台柱凤青颇受文山县某位富绅喜爱。富绅想纳她为妾,但凤青不愿,深受其扰。水患发生后,百姓四处逃难,凤青和部分百姓逃到富绅占据之地,富绅却不肯接纳他们。富绅身边带着家兵护卫,人强粮足,众人抵抗不过,只得苦苦哀求。”

    “眼看水越漫越高,甚至有幼童饿死、淹死,凤青以身为‘饵’,主动委身富绅,换取百姓们的喘息之机。水患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