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先声夺人。
“搞个屁,谁家不要大瓜,弄一些不到一斤的南瓜,这用来干啥,你们这些娃娃就是没事找事,我那亲家,弄的好好的,你们来了屁也干不成。”老刘红着脖子在那喊道。
张玉珩也听明白了,这是李文化的亲家,又通过其他人之后了解,这人是李文化的二丈人,又叫刘赖毛,当下有了主意。
“大爷,您这就不懂了,我给你算一账,这贝贝南瓜一亩地栽种500株左右,每株产5-8颗,每棵4两到一斤。
咱就往最少算,一亩也能产出1000斤,你种玉米以咱村的土地肥力,也就六七百斤,这产量不高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张玉珩追问道。
刘赖毛涨红了脸,不知道说什么好,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咱能有一千斤呢?
张玉珩看他在那思考,也懒得和他对话,对方是一个因李文化受益者,光靠嘴里讲是没用的。
当下大声对周围的群众说道:“这贝贝南瓜,去年一斤基本上能卖到5块,今年目前不知道,但有人给咱兜底,最少也是2块收购。”
张玉珩等众人缓一缓这个消息,继续讲道:“在村里打工,是不能打一辈子的,今年基本上工程都结束了,那咱们去哪找活干,去外地打工?
咱们要配合村委,我们也是通过多种渠道、调研才确定的办法,去年来咱村考察的大教授给咱们的建议,他老人家难道还不如大家懂的多?”
“就是,我就说能种。”人群中有人说道。
“得了吧,把你显摆的。”
…
张玉珩制止了吵闹的众人,对大家继续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村委会把育好的苗子先免费给大家使用,等大家赚钱了在把钱还给村委。
在者,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可以互相兑换一下地,尽量集中土地种植,这样方便管理。”
张玉珩看大家讨论热烈,非常开心,只要心动就会有行动。
回到村部,张玉珩将移栽贝贝南瓜的种植技术视频,发给白宝军等人,要求他们可以开始组织村民移栽了。
尽管张玉珩等人多次做思想工作,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种植贝贝南瓜,他们也没有办法,村民自治,他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