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靠勤劳努力致富,还有些人靠长袖善舞发达,而陈闵明则是罕见的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的人。双重加成的软硬实力让陈闵明在上海把码头运作得风生水起,经过了不到两年,他已经再度攒下一笔积蓄。
作为偏执狂的陈闵明从来就不是个保守的投资者,有了这笔钱之后,他丝毫没有把它们存进银行吃利息的想法,而是琢磨着怎么才能用最大的效率钱生钱。
很快,陈闵明留意到,那些经过他码头停放和运出的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机械零部件等各种钢铁加工品。自己最早是倒腾钢材的,现在又在从事相关的运输业,还有着一段差点成为钢铁公司合伙人的教训及经验,陈闵明想,既然我现在手里有些流动资金了,为什么不干脆开一个钢铁零件加工厂呢?原料我容易弄到,至于厂址么,在我的码头的空地上盖几间厂房不就行了么?
事情是说做就做的,然而,陈闵明也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专业的人。在一个周六的傍晚,他将电话拨给了一个既熟悉又不够熟悉的人——赵文杰。
赵文杰接到陈闵明的电话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有些好奇地问道:“陈总,怎么今天突然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陈闵明在电话里笑着问道:“赵哥,您就还像以前一样叫我阿明吧!我打电话是想问问你,你现在还在北桥钢铁集团上班么?”北桥钢铁集团,是陈闵明在跟崔大有的合作打得最火热的时候,介绍给赵文杰的去处。
赵文杰叹了一口气:“唉,当初你走了不久后,我就从那里辞职了。我去那,是你介绍的,那个崔总摆明了是把你欺负走的,我又怎么会不顾及你的面子还赖在那呢?”
陈闵明说:“赵哥,其实你不用为我这样的。那你后来都在忙些什么呢?”
赵文杰说:“阿明,我头几年虽然狂,但做人该讲的义气并不少。你也不用替我惋惜,这两年,我在外面给人做技术顾问接一些私活,生活倒也能维持。”
陈闵明紧握着数字手机,眼里突然就有了光芒:“赵哥,那正好了!我,我是说,我在上海宝山,我的码头这边,打算开个钢铁加工厂,你过来帮我好不好?”
赵文杰大吃一惊:“钢铁加工厂?!上海?!”
当我在开学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