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独自在家中忍受着孕期的不适,多么希望丈夫能够在身边陪伴。大禹听到屋内妻子痛苦的呻吟声,心中如刀绞一般。但他只是在门口停留了片刻,拳头紧握,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留下一道道血痕。最终,他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痛苦,转身离去,他的脚步虽然坚定,却透着无尽的悲凉。
而这一次,已是多年之后,儿子启都已经长大懂事,能够在门口呼唤爹爹了。大禹的心中更加愧疚,他觉得自己亏欠家人太多太多。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望着远方那滔滔的黄河水,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彻底驯服这肆虐的洪水,还百姓一个安宁的家园。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洪水的凶猛、工程的浩大、物资的匮乏、人员的伤病,每一个问题都如同大山一般压在他的肩头。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带领着百姓们与洪水抗争。
他亲自参与到每一项工程之中,挥舞着工具,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在开凿河道时,他不顾危险,深入地下,探寻水源与河道走势;在修筑堤坝时,他与百姓们一起搬运巨石,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确保堤坝的坚固。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痕,他的脸庞被烈日晒得黝黑,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但他的精神却始终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
大禹的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百姓们对他更加敬重和爱戴,他们纷纷表示,只要有大禹在,就一定能够战胜洪水。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治水工程虽然进展缓慢,但却稳步向前推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治水工程逐渐取得了成效。黄河的水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些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土地开始重新露出水面,百姓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重建家园,耕种庄稼。然而,大禹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知道,治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洪水便会卷土重来。
终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大禹成功地治理了黄河水患。当他望着那驯服的黄河水缓缓流淌,两岸百姓欢呼雀跃、安居乐业的场景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此时,他才想起自己那许久未曾踏入的家门,想起了家中的妻儿。
大禹怀着愧疚与思念,匆匆赶回家中。当他推开那扇久违的家门时,儿子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