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之所言,予一人已知悉。当务之急,乃固我王畿,整饬军备。诸卿封地亦需加强防御,互通有无,共御外敌。”平王神色严肃地回应。
接着是奠玉帛之礼,司礼官将精心准备的玉璧、丝帛等物一一陈列于祭台上,这些玉璧温润通透,丝帛洁白如雪,皆是各地进献的珍品,象征着周室对神明的虔诚奉献。
随后是进俎之礼,侍者们抬上整只的牛羊猪等牺牲,置于俎案之上,这些牺牲皆已被处理得干净整齐,毛色光亮,摆放的位置与朝向都严格遵循着礼制。
在祭礼的过程中,钟磬之声不绝于耳,每一次敲击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弦之上。乐工们演奏着庄重的雅乐,琴瑟和鸣,笙箫悠扬,与仪式的进程相得益彰。
行初献礼时,太宰手捧酒爵,缓缓走向祭台,将爵中的美酒洒于地,以祭告天地神灵。平王再次跪地,向神明敬酒,祈求庇佑。此时,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一道明亮的光柱,正好落在祭台上,众人皆惊,以为是神明降福之兆,一时间,拜倒在地者不计其数,口中高呼“天佑大周”。
亚献礼、终献礼依次进行,仪式的庄严氛围愈发浓厚。
祭台下,有几位诸侯轻声交谈。“哼,周室衰微,如今这洛邑新都,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我等封地之民富国强兵,何必再仰仗这王室虚名?”一位南方诸侯悄声对身旁人说道,眼神中满是自负与不羁。
“慎言!毕竟王威尚在,不可轻举妄动。”另一位较为谨慎的诸侯连忙劝阻,目光却也不时地扫向那高高在上的王座,似在权衡着利弊。
仪式接近尾声,司礼官宣读祭文,那祭文洋洋洒洒数百言,历数周室往昔的辉煌,感叹如今的艰难,祈愿未来的复兴,字字句句皆含着对周室命运的关切与期望。
最后,平王率领群臣行拜谢之礼,仪式至此圆满结束。平王退回内殿,公卿诸侯们也各自散去,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拖得很长很长,仿佛预示着这个时代即将被拖入漫长的纷争与动荡之中。
我望着那沉重的殿门缓缓关闭,心中明白,春秋的大幕已在这看似平静的仪式中悄然拉开。各国诸侯在这权力的旋涡边缘徘徊已久,此刻,随着周室东迁,那禁锢的力量渐弱,他们即将踏上逐鹿天下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