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乱世中立足。”虽处四战之地,韩国却也凭借着变法之力,暂时稳住了脚跟。
齐国海滨,稷下学宫之内,百家争鸣之声不绝于耳。齐威王在邹忌的辅佐下,广纳贤才,整军经武。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于桂陵、马陵两场战役中巧妙设伏,大破魏军。战前,孙膑向田忌献计:“魏军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可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田忌依计而行,魏军果然中计,被齐军打得大败。齐国声威大振,称霸东方。威王还时常亲至稷下学宫,与诸贤士探讨治国之道、兵家之略。一日,威王与孟子论政,威王问:“孟夫子,寡人当如何行仁政以安齐国?”孟子答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在威王的支持下,齐国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成为战国乱世中的文化灯塔。
楚国南部,地广人众,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吴起雷厉风行,裁汰冗官,废除疏远王族的爵禄,将节省下来的钱粮用于强军。他训练出的楚军,装备精良,作战勇猛。在出征前,吴起对将士们说:“今我楚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当为楚国之荣耀而战,为大王之霸业而征!”楚军南平百越,北却三晋,使得楚国在南方迅速崛起,大有问鼎中原之势。然而,吴起的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楚悼王死后,他也惨遭杀害,楚国的变法之路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叹息。
燕国偏居北方,在战国初期相对较为弱小。燕王哙在位时,国内政治混乱,人心惶惶。燕昭王即位后,痛心疾首,决心奋发图强。他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对郭隗说:“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国逐渐开始走上复兴之路,修筑城墙,训练军队,等待着复仇与崛起的时机。
随着各国的变法与发展,战国七雄的格局逐渐形成。秦据关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