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
二大爷一阵羡慕,小家电厂生产热得快,热得快是王振华发明,所以食堂领导照顾王振华。
孩子们开始咽口水,盯着菜里的鸡蛋,大人们紧紧拉住孩子,担心他们伸手抢菜。
董大强把鸡蛋喂晓莹和小妮,在邻居们的羡慕中,两个姑娘眉开眼笑。
“二哥,你喜欢吃大葱。”董大强夹出拇指大的葱段。
“你听差了,我爱吃葱花,最爱吃饭店里的葱花咸菜汤。”二大爷笑着道。
众人聊了几句,王振华走到东厢房。
房间里有两张小床,一张断了腿的破桌子,桌子边放着粮缸。
他打开粮缸看缸里的大米,皱起了眉头,上次看粮食是五天前,缸里的粮食没有明显下降。
王振华道,“姥爷,不要给我省粮食,你这么大年纪,晓莹小妮又在长身体,你们不能饿肚子。”
董大强摆摆手,苦笑一声,“不省粮食怎么行?”
他知道外孙每个月只有二十七斤粮票,要交给学校食堂,才能在学校里吃饭。
缸里的粮食是外孙全部的积蓄,吃一点就少一点,早晚有吃空的那天。
吃空就得挨饿,董大强已经饿怕了,只能尽量节省粮食。
王振华道,“姥爷,我早就跟你说,校长正在给我申请每个月六十斤的粮食补贴。”
“八字还没一撇。”董大强说道,“孩子,以后不要给我送饭,我自己养活晓莹和小妮。”
他拍拍外孙的肩膀,“你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因为我们分心,千万不能影响学业。”
语重心长的教诲,王振华有些哭笑不得。
一个六七十岁的外地老人,拿什么养活两个六七岁的姑娘,姥爷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看着他们吃完饭菜,王振华拎着饭盒回到学校,来到校长办公室。
“组织上正在研究是否生产电暖扇,很快就会有消息,你不要着急嘛。”陆必达急切道。
“陆校长,你都会抢答了。”王振华拉个椅子坐他对面。
“天天往我这里跑,你不烦吗?”陆必达说道。
王振华每天至少来这里打卡两次,如果换成别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