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已经很久没进货了。”刘正明轻叹一声。
王振华挠挠头,早就猜到了。
羽绒服没技术难度,英国的工业能力遥遥领先,查尔斯肯定要自己做。
他摇摇头,“继续参加广交会,发作新客户?”
“去了,效果不理想。”刘正明苦笑。
他点上一支烟,又道,“你能跟他说话吗?”
王振华摇摇头。
“唉!”刘正明说道,“我们没法子,你给想个法子。”
王振华仔细想,树林里只有沙沙声。
刘正明道,“努力想,厂里肯定不会亏待秋兰。”
王振华微微一笑,“别急,正在想。”
羽绒服只靠外汇出口肯定不行。
外商最多进口两次,研究一下就能自己做。
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国内。
突然,他眼前一亮,“你们有没有考虑军用订单?”
“啊?”刘正明一愣,再给自己点支烟。
很快,他的手开始颤抖。
军队绝对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士兵的冬装还是棉袄,保暖没问题,轻便却比不过羽绒服。
特别是冬季野战,棉袄消耗的体力肯定比羽绒服多。
节省体力就是间接提高战斗力。
“好主意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刘正明龇牙。
“你们总是盯着出口,嘿嘿。”王振华笑了笑。
“是啊,我们眼界窄了。”刘正明拍手,给他竖起大拇指。
激动的同时,考虑怎么奖励董起来。
两人勾肩搭背去张家。
快到家门口时,刘正明说道,“如果成了,秋兰至少是车间组长。”
王振华笑道,“您看着办,谢谢。”
回到家,刘正明马上带着同志们离开。
家人们马上收拾东西,跟着王振华去四九城。
王振华道,“娘,当车间组长有什么好处?”
“多拿十块钱工资,少干点活。”董秋兰疑惑,“问这个干啥?”
“我给老六出了主意,如果成了,他提拔你当组长。”王振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