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234章 购买图纸(1/4)
    随着工业文明如燎原之火般蓬勃发展,无论是在科技底蕴深厚的欧洲,还是在新兴崛起的美洲,一股探索飞机这一新鲜事物的热潮悄然兴起。飞机,这一诞生于时代变革浪潮中的产物,最初仅仅被当作一种充满趣味性的娱乐工具,频繁现身于各类竞赛与表演活动之中,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此时的它,尚未涉足残酷的军事领域,但稍有远见之人都明白,这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旦有某个国家率先将飞机引入军事范畴,建立起空军力量,恐怕世界各国都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争相效仿,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军事变革。

    朱由检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决心大力发展大明王朝的飞机工业。他怀揣着宏伟的理想,期望借此让大明王朝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理想虽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现实却如同一堵冰冷的高墙,横亘在他面前。当他将目光投向整个大明王朝时,却惊愕地发现,竟然找不到哪怕一个精通飞机制造的专业人才。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朱由检。回顾整个中国的航空发展历程,即便到了 2000 年,飞机制造工业依旧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几乎是一片空白。无论是用于商业运营的航空客机,还是保家卫国的军用战斗机,大多依赖进口。

    其中,军用飞机主要来源于俄罗斯的米格公司或者是苏霍伊设计局,民用航空客机则主要采购自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以及美利坚的波音公司。尽管当时成功研制出了 c919 大飞机,但生产效率极低,一年甚至生产不出一两架,而且飞机最为核心的发动机,则完全依赖美国进口,这无疑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鉴于大明王朝当前的实际情况,朱由检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放弃自行研发飞机的艰难道路,转而寻求购买先进的欧美技术,以此来生产大明王朝自己的军用飞机。

    很显然,造不如租,租不如买。

    朱由检心里很清楚,购买军用飞机技术绝非小事,这一过程必须万分谨慎。此事绝不能在国内进行,也绝不能让朱氏企业集团直接出面,否则极有可能陷入法律纠纷之中。一旦被人告发,即便他声称是为了解救大明王朝,又有谁会相信呢?弄不好还会被当作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