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预估大梁一年财政收入四十多亿两,江易听了之后感到非常震惊!
大梁初期到中期,一年的财政收入由一亿两增长到五亿两。
“大梁苛捐杂税,百姓确实民不聊生。我也不一定能救他们,大梁各地百姓揭竿而起,永康帝肯定会派人向我们求助。”
有可能借钱粮借兵,帮助大梁镇压那些起义百姓。
“臣认为不该帮他们,也不要相信永康帝给的承诺。大王应该专心治理国内之事,对国外所发生的事静观其变。”
陈默向江易提议,汉国财政充盈,首先要考虑国内发展。
“臣也赞同陈侍郎所言,永康帝必然会派使者来求助,请大王慎重决定。”
一旦派兵进入大梁境内,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抗因素,会造成损兵折将。
对付那些起义的百姓容易,当地势力也会暗中耍手段,让汉军付出更大的损失。
“我会采纳你们的建议,大梁使者来访,我也会见的。”
江易听完了两人的汇报,继续处理公事。
一天天的过去,十二月更冷了,下雪的次数更多了。
江易考虑明年正月定年号,暂缓,现在用的是汉王二年。
十二月的长安银装素裹,城内一如既往繁荣。
大梁派使者来访,真的被陈默和江迪说中了。
这次派来的使者是庐阳王江澄和平阳公主江潇。
当年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封地,永康帝给他们新的封地。
江澄和江潇是不想来的,永康帝下决心让他们来,一定要求江易答应帮助大梁解决内忧。
他们来到了长安,看到城内的繁华,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
“父皇让我们来求助,他会答应吗?”
江潇坐在马车里,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她比江易大几岁,但两人的感情很淡。
整洁宽敞的街道,看起来并不拥挤。
“长安城比镐京还要繁华,有人行道,有车行道,各走各的。”
江澄也是震惊不已,看到不少人排队到商铺购买商品。
没有争吵打闹,更没有人插队,这种情况在大梁各城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