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大幕缓缓拉开,灯光打在主角裴晏之的身上,他缓步走向舞台中央,衣袍翻飞,目光深邃如夜。
大幕之下,座无虚席。
台下的观众,有无数年轻人,他们穿着潮流的衣服,染着不同颜色的发色,却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舞台,不舍得错过一丝一毫。
——“你们真的懂吗?”
有人曾质疑,年轻人愿意来看戏吗?他们会理解戏腔的魅力吗?
可事实胜于雄辩。
当裴晏之燃火而亡,烈焰吞噬了他的戏袍,他最后一声戏腔如剑刺破长空——
“若世人不记,焚身亦何妨……”
台下,无数人起立,掌声如雷,眼泪如雨。
许多年轻人红着眼,忍不住擦拭泪水,他们的内心被击得支离破碎,他们从未想过,一出戏曲,竟能震撼至此!
后台,老张看着这一幕,手掌紧握,指尖泛白,泪水滑落脸颊。
他曾无数次站在戏台上,迎接掌声,可这一刻,他的心跳得如此猛烈,他知道——
戏腔,回来了。
这不仅是一场戏剧的演出,更是一场文化的复兴。
……
燕京戏剧院的演出票在首演当晚便被抢购一空,甚至有黄牛票炒至天价,但仍然供不应求。
而此后,每一场演出都是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这一场戏,不再是老戏迷的专属,而是整个时代的狂欢!
当演出结束,戏剧院门口挤满了观众,他们的眼睛依旧泛红,仿佛尚未从裴晏之的悲壮命运中抽离。
一名年轻女孩抹去眼泪,哽咽着对记者说:“我从来没有看过戏曲,以前以为它是老一辈的东西,可今天……我真的哭得停不下来。”
另一名男孩眼神炽热,激动得声音发颤:“我要学戏曲!真的太燃了!”
戏曲,曾被认为离年轻人渐行渐远,可现在,它用最震撼的方式,狠狠冲进他们的世界!
……
很快,《裴晏之》从燕京出发,开启全国巡演!
魔都、广市、江城、蓉城……每到一座城市,演出场馆外都排起了长龙,无数人翘首以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