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声叹道:“这阴影,太大了……”

    其他评委同样如此,评分时虽然公正,却难掩眉宇间的倦意,显然还未完全从《囍》的震撼中抽离。

    台下的观众亦是如此。

    礼貌的掌声依然响起,却少了先前的狂热与投入。

    许多人靠在座椅上,神情恍惚,仿佛灵魂还停留在苏灿的故事里。

    一个年轻女孩低头摆弄着手机,喃喃道:“我满脑子还是那唢呐声……”

    她身旁的男友点头附和:“是啊,别的歌再好,也听不进去了。”

    不远处,一位中年男子小声对同伴说:“苏灿这首《囍》,直接把这场比赛的魂儿抽走了。”

    周围几人纷纷点头,低声讨论着那撕心裂肺的戏腔、那悲怆的将军与姑娘,声音虽轻,却掩不住眼底的震撼。

    直播间的变化更为明显。

    随着后续选手登台,屏幕右下角的观看人数开始缓慢下降,弹幕数量骤减,评论区的热度反常地冷却。

    偶尔飘过的几条弹幕,几乎清一色与苏灿有关——

    “说真的,我现在还沉浸在《囍》里,完全听不进去别的歌……”

    “不是他们唱得不好,但苏灿这首歌太逆天了,谁能顶得住?”

    “感觉整场比赛被苏灿一首歌碾压,后面的都成陪衬了。”

    “已经满足了,我退出直播间,等剪辑回放再看吧。”

    “耳朵被《囍》洗礼过,其他歌都索然无味,告辞!”

    “……”

    比赛流程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首接一首,选手们倾尽全力,评委们给出分数,主持人偶尔插科打诨试图活跃气氛。

    然而,整个剧院的氛围已截然不同。

    那种狂热的高潮已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甚至略带疲惫的余波。

    第四轮比赛终于结束,舞台灯光缓缓熄灭,主持人走上台,声音平稳地宣布:

    “今晚的比赛到此落幕,感谢所有评委与歌手,感谢每一位观众!”

    评委与选手们起身,向台下鞠躬致谢。

    观众席上传来掌声,礼貌而整齐,却远不及苏灿演唱《囍》时的山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