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秦大将军还什么都不是,我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也没有因此为难我,只是说我将来反悔了随时可以去找他。
之后我在王将军处郁郁不得志,而秦大将军却是一飞冲天,今非昔比,我想起他当初跟我说过的话,便厚着脸皮去见他,想要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没想到秦大将军不仅没有计较之前之事,反而一再对我委以重任。
能遇如此明主,实在是我张公谨三生有幸!”
张金树听罢,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眼神变得异常复杂,显然是被张公谨的话给触动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默默叹了一口气,语气很是感慨说了一句:
“如此说来,得遇如此明主,倒是你们几人的幸事。”
张公谨却敏锐从张金树的话中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他为什么会无缘无故跟张金树说起裴仁基、徐世勣和自己等人在投效秦昇之后的际遇,还不是想借此试探张金树有没有弃暗投明的可能。
若是张金树听完之后无动于衷,或者勃然大怒,觉得他在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他会就此闭嘴,立即放弃劝降张金树的想法,转而认真考虑如何从临渝关全身而退。
可如今张金树在听自己说完他们这些降将在投效秦昇之后的际遇,不自觉流露出来的羡慕,让张公谨敏锐意识到,这个张金树绝对是有可能被劝降的。
因为这足以说明他在内心深处肯定考虑过另投明主的可能,只是因为种种顾虑一直没有迈出那一步。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知道降将最怕的是什么,不是世人的耻笑,而是害怕投降过去之后得不到重用,最终浪费一身才华蹉跎一生。
而他说自己和另外几名降将如今在秦昇麾下的际遇,另外一层用意也是为了彻底打消张金树的后顾之忧。
如今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张公谨当即趁热打铁道:
“张将军,恕我直言,高开道绝非明主,张将军若是再继续为其效力,只怕最终也只是浪费自己的一身本事。
因此,张将军你何不弃暗投明,好好考虑为朝廷效力,为秦大将军效力呢?”
张金树听完再次久久没有说话,不知过了多久又是长叹一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