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种苞谷费不了多少力气,只要用镰刀在地上挖个坑,把苞米的种子放进去,再间隔两步距离,重新挖坑埋种子就行。

    黄豆也是同样的种法。

    红薯就更简单了。

    苏暖带到山里的红薯,有一部分都已经生芽,只要把红薯斜着插到土里,以后自然会生根长成红薯藤。

    韩氏和沈言在跟着苏暖种地之前,还怕他们没有经验,但后来发现种地这事不难,而且不是很累。

    苞谷和黄豆在发芽之前,都不需要浇水。红薯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栽下去,就不用再管,后期只要除草就行,可谓是最省心的作物。

    苞谷和黄豆没有红薯那么省心,但它们也不需要经常打理。

    至于浇水方面,芦苇滩到处都是水源,田地附近就有水渠,浇水还是很方便的。

    苏暖种完粮食后,还有很多空闲时间用来照顾自己的菜地。

    所谓菜地,其实就是十几个木箱子组成的菜池。

    苏暖进山的时候,没有带什么菜籽,还是胡二婶给了她一包菜籽,既有黄瓜茄子等常见的瓜菜,还有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

    除了这些菜籽,苏暖还从山里移栽了一些野菜。

    像是去年秋天挖的荠菜,蒲公英,鸡肠草,野葱野蒜,苏暖都栽了一些。

    这些野菜移栽到木箱后,苏暖天天给它们浇水,这些野菜长势很旺,很快就能吃了。

    这天王大虎去南边的水潭捞了几条大鱼,就让王大妮给他们送了条四斤多的草鱼。

    苏暖就用这草鱼和荠菜,做了道荠菜鱼丸汤。

    荠菜和鱼丸都鲜美无比,配上苏暖摊的杂粮煎饼,连胃口小的韩氏都多吃了半张饼,喝了两碗荠菜鱼丸汤。

    苏暖也撑得不行。

    地里种下了粮食,再过两三个月就能吃到新鲜的嫩玉米。

    苏暖也就不想再过紧巴巴的日子了,又恢复了之前一天三顿饭的日子。

    当然照这么吃的话,他们的粮食肯定是不富裕的。

    苏暖就想把家里菜窖存着的几袋粮食也偷偷运到芦苇滩这里。

    当时只是想多存点粮食,万一粮食涨价,他们也不用花高价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