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鸭子,还有两条大草鱼。

    夏天活鱼不易保存。

    王大虎把两条大草鱼放在铺有湿布的筐子里,所以到家后,两条大草鱼还很新鲜。

    苏暖接过两条大草鱼,就把它们放到厨房的水缸里先养着。

    等她从厨房出来后,三十多只鸭子已经被放出来,正在院子里找吃的。

    这三十多只鸭子,都不是刚出生的小鸭,而是长了一段时间的半大鸭子,有几个甚至比苏暖养的那十只还大一些。

    韩氏拌了点苞米面,这些鸭子也不怕人,嘎嘎的叫着过来吃东西。

    王大虎道:“这些长在野外的鸭子很好活,不用喂它们粮食。”

    现在粗粮的价格也居高不下,王大虎看到韩氏用苞米面喂鸭子,自然有些心疼。

    苏暖却有自己的想法,鸭子自然是要放养的,可村里的小河太浅,估计没有多少鱼虾。鸭子要想长肉,还得靠饲料。

    当然当着王大虎的面,她没有多说,只是送了对方两斤粟米,算是王大虎捉鸭的报酬。

    王大虎也没跟她客气,他们家确实缺粮,两斤粟米能吃好几天。

    送走王大虎,韩氏就把花大婶叫了过来。

    花大婶刚过五十岁生日,但身子很结实,就是有些瘦,显得两个颧骨都有些高。

    苏暖把养鸭的注意事项说给她。

    “每天早起把这些鸭子赶到河边,等傍晚的时候再赶回来就行。最好不要让鸭子们受惊吓,平时让它们多吃一些虫鱼。”

    花大婶一一记下,三十多只鸭子不算太多,她和小孙子肯定能应付得了。

    从这天以后,村里人就见花大婶每天赶着三十多只鸭子去河边。

    每天中午,苏暖就提着篮子去给花大婶送粗粮饼子。

    每天的粗粮饼子都是用苞米面和豆面蒸的,里面还掺着些野菜。

    苏暖第一次送来的时候,花大婶本以为会是又黑又小的粗粮饼子,但没想到对方送来的饼子又大又香。

    粗粮饼子刚蒸出来,还冒着热气。

    苏暖将饼子直接递给花大婶,“婶子,趁着饼子还热,快尝尝味道。”

    花大婶还有些舍不得吃,孙子回家烧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