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者为进士。
进士只排名不淘汰,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80名,三甲若干名,这个根据每次需求不同,取中的人数也不同,但每届的进士都不超过400人,更多的是300人左右。
考中举人便可以做官了,但最多也就升到知府或者知州,再往上很难,门槛就给拦住了,除非你有大才,还得是入了皇帝的眼,文才运气缺一不可,古往今来也不超过一掌之数。
长歌感叹:果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不过长歌运气比较好,明年二月考县试,四月考府试,八月就可以考院试,也就是说,顺利的情况下,明年长歌就可以取得秀才功名。
长歌一心备考,家里的事情,都交给了重九。
重九在郊外买了一个小庄子,有一百多亩地,总要有个生活来源嘛,不然实在说不过去。
而杨氏则在后院一心照顾小包子,有了长歌投喂的丹药,小包子从小便聪明伶俐,而且力气很大。
这大力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增加力气的,长歌没想要什么天生神力的人设,炼丹时自然也就考虑到了这些,一切都有迹可循才是正常的。
如今长歌的沈家在鄢州也算是安定下来了。
新春过后,长歌便走进了考场,有了七彩灵珠的遮掩,检查什么的,完全没问题,而且,长歌也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了,她有经验。
长歌想报仇,不仅要报复渣男,还得把渣男的靠山礼部右侍郎,也一同扳倒才行,所以长歌不想低调,她得入皇帝的眼,这辈子她可没什么靠山。
上一次在女尊世界,她可是六元及第,而大周朝开国不足百年,三元及第仅一人,六元及第一人也无。
长歌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小三元,在鄢州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第二年,长歌20岁,先参加了乡试,考中头名解元,然后便举家搬迁京城。
家里的房产田地都让重九卖了,同时还在京城买了一处二进的院子。
大周京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住的都是勋贵官员,外城住的都是兵士,商贾和平民。
内城同样也分东西两城,以皇宫为中心,东文西武,东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