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听到景和帝的问话,便从户部侍郎的身后站了出来,拱手行礼回道:“回陛下,关于这新的记账之法,臣叫它借贷记账法,原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臣想在户部办一个学习培训班,想学借贷记账法的人,皆可提前报名来学,臣定会用心教学,一视同仁。”
长歌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想学就来,但不会偏向谁,同时也是告诉景和帝,在她这里,一视同仁。
“好,沈爱卿大才,朕心甚慰!传朕旨意,自十一年开始,先从六部和京营十二卫开始,推行借贷记账法,你们派出机灵的人去户部报名学习,务必学会学通。”
景和帝说的十一年是指景和十一年,也就是明年,这是古代的纪年法,用年号纪年。
“臣遵旨!”下面呼啦啦的一群人高呼。
“沈爱卿。”景和帝接着开口。
“臣在!”
“朕封你为户部郎中,专门负责户部项目一事,就用表格的形式,将全国的税赋,田产,户籍整理好,就从元年开始吧,整理好后呈上来,朕要御览。”
“臣领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长歌谢恩,这是又升官了,好在还不用上早朝,还能清闲两年,谢恩也谢的有诚意。
今天的大朝会开到了下午才散,好在后面就没有长歌的事了,她就在户部侍郎的后面,做个听众,听着各位大臣汇报工作。
而殿外的那些大人们可就惨了,大冬天的,冻的浑身发抖,也得忍着,很多人回去就冻病了。
要知道,这些官员岁数可都不小了,千万不要觉得官小就年轻,能在三十岁考中进士的都算是年轻有为了,大多数都是四十岁左右的,能二十岁考中进士的,真算的上凤毛麟角了。
散朝后,长歌跟着户部的同僚们一起往回走,后面还跟着抱着账册的小太监。
明天就放假了,长歌还是很开心的,没人愿意做牛马,哪个世界哪个朝代都一样。
这时,户部尚书回过头看着长歌说道:“沈大人,你的借贷记账法冠绝古今,本官能有这样能干的下属,本官幸甚。”
长歌赶紧拱手,“下官惶恐,能为大人分忧,下官倍感荣幸。”
户部尚书拍了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