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唐 > 第一百二十章:一分仁心,十分恩惠(2/4)
不换道:“吩咐下去,废弃的漕运麻袋以及盐袋,可分发给灶户缝衣纳鞋,待到入冬时分,再增冬衣酬劳。”

    “谢官爷,小老儿替所有盐工谢官爷的大恩大德!”

    老盐工跪在地上磕头,声音嘶哑如盐车轱辘。

    程不换趁机赶紧介绍:“老丈,这位便是咱们长芦新任明府,你们所受恩惠皆出自沈明府的仁心仁德。”

    “哎呀,原来是青天大老爷,小人真是有眼无珠,小人再给您磕头了。”老盐工跪在地上又连磕了几个响头,由于磕得急,又咳嗽起来。

    “无须多礼,快起来!”沈烈弯腰扶起老盐工,关切地问道:“如今县府给的酬劳尚可,但我见老丈依旧艰难,是有克扣?还是有其他难处啊?”

    老盐工倒了几口气,回道:“官爷说的没错,今时确实不同往日,之前没黑没夜地守着盘铁煎盐,眼瞅着雪盐堆成山,不仅一粒粟米拿不到,反过来自家倒欠了盐场预支本钱,如今钱粮都不缺,就是…不敢病呀,得了病也抓不起药,入那药肆,一年辛劳都要交给人家呀!”

    沈烈一愣,老盐工的这番话让他觉得很耳熟,与后世的因病返贫很相似,可当下不应如此呀,赶忙问道:“为何如此?城中的药材很贵吗?还是说郎中问诊的酬金高?”

    老盐工回道:“药材太贵了,买不起,像我这个岁数哦,死了也没啥,小的总要活着,也只能把钱乖乖地给人家送去。”

    暮风卷起盐碱地的细碎晶粒,老盐工怔怔望着地面,远处的永济渠水在阳光下泛起青白,恰似这片土地上层层堆积的苦难。

    一众人离开盐池,在程不换的引领下来到永济渠故道,程不换指着淤塞处说道:“若依宇文恺漕渠遗法,将此疏通开月河接东关渡,盐船可直抵幽州。”

    说着,程不换从随身挎包内取出一份舆图,图中朱砂勾勒的盐仓位置,正与唐初盐屯旧址相合:“明府,卑职觉得可以效仿河朔三镇的旧例,令民夫以盐代庸,另征县兵疏浚河道。”

    “嗯。”

    沈烈望着程不换展开的舆图,点了点头。

    “明府,如今北关荒滩平整出不少好地,卑职觉得可将城垣扩至运河西堤,新筑夯土城墙二里,容流民编为盐栅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