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贵重,但也不显轻贱,都是些绸缎、茶叶、文房四宝之类的寻常物件。”
说着,她上前一步,指着账本上特意用朱砂标注的几行,压低声音道:“但这类人送的礼物就有些蹊跷了,您看,这位六品通判送的是南海珍珠一斛,市价至少五百两;这位商贾更是直接送了一尊纯金的貔貅摆件……”
虞晚听着周嬷嬷的分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嬷嬷不仅办事细致,眼光也毒辣,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人是真心祝贺,哪些人是别有用心。
她不由得想起沈行舟昨日特意让人给她递来的消息:“周嬷嬷曾在宫中当过差,最懂这些门道,可放心用。”
虽然沈行舟是这么保证的,可虞晚既是要用人,自然也得考校一番。
“那你觉得,这些明显有目的的人,我们该如何处置?”
虞晚合上账本,似笑非笑地问道。
她故意将问题抛给周嬷嬷,想看看这周嬷嬷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周嬷嬷心头一凛,知道这是郡主在考验自己。
她深吸一口气,谨慎地组织语言:“回郡主,奴婢在高门大户当差多年,深知这些人情往来的门道……”
她到这儿顿了顿,看了一眼虞晚的表情,这才继续道:“那些真正有底蕴的世家大族,送礼讲究的是个"度"。他们不会送太过贵重的礼物,但也不会显得寒酸。”
“这类人家通常只是维持个面子情,我们收下后,等他们府上有喜事时,再还一份相当的礼数便是。”
虞晚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周嬷嬷得了鼓励,语气更加流畅:“至于那些官职不高或是白身商贾送的重礼奴婢斗胆猜测,他们多半是冲着虞编修来的。如今朝中谁不知道,虞大公子深受陛下器重,又负责破译《洛书密卷》这样的要务?”
说到这里,周嬷嬷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虞晚的脸色,见她没有不悦,才放心道:“依奴婢浅见,不如现在就挑些等值的物件,原封不动地退回去。既不伤颜面,又能表明立场。这些人若是识趣,自然明白郡主府不是那么好攀附的。”
虞晚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周嬷嬷果然深谙此道,处理得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