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下一沉。
无论是二皇子还是三皇子,都不堪大用。
尤其是朱樉,简直就是个混蛋。
唯有四子燕王朱棣,最像自己,可堪大任。
且他又是徐达女婿,在徐达的扶持下。
朱棣在军中的威望自不必说。
能镇得住朝中群臣,镇得住那些淮西勋贵。
但是,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贤。
就算是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朱棣。
传给朱标一脉,朱标之后又要传给谁?
就像陈良所说,万一朱标有什么三长两短。
天下传给谁?朱允炆?
一个庶子,如何镇得住淮西勋贵?如何让百官臣服?
“陛下,你身体好,不代表儿孙身体都好。”
尤其是在后来,胡惟庸身死。
朱元璋不设立丞相,政务全落在皇帝身上。
朱元璋处理的来,他身体好。
后世儿孙呢?
正因如此,大明后世内阁首辅的权利越来越大。
朱元璋嘴上说着要大明传承千秋万代。
但是皇明祖训没一条是真的为了传承千秋万代的。
即便皇帝真十分勤政,那能力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一个例子。
陈良深知后来之事,所以才一力劝说朱元璋。
“陛下若是真想要查清楚,臣可以查。”
“不然,臣也无法继续查下去。”
“削弱淮西勋贵的影响力,应当徐徐图之。”
“而不是为了这么做,硬生生扶持一个世家上位。”
陈良当即拂袖而去。
朱元璋顿时有些懵逼。
自己这是被一个臣子给训了?
关键咱怎么感觉他说的这么在理?
朱元璋不禁沉思起来。
“硬生生扶持一个世家,唉。”
“看样子这个吕家的问题确实很大啊。”
“关键这小子竟然看出来咱之前想让吕本担任礼部尚书。”
“这么明显吗?”
“如果陈良都看得出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