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宫内工匠精心打造,至今日起,将分批悬挂于大街小巷,以增添城内之喜庆。”
“如果你们愿意共挂灯笼者,皆可在此登记,到时候自会有人教你们如何悬挂和挂于何处等等。”
百姓们看着那鲜艳夺目的红灯笼,一个个争相喊道:
“我,我愿意。”
“还有我,还有我。”
“我也需要,我也需要。”
小使敲了敲铜锣,“大家安静,别争别抢,凡是愿意者,直接排队登记,领灯笼。”
众人听到这话开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此时的李良培将一车车的灯笼运到公告栏处,开始派人将灯笼分发出去。
拿到灯笼的百姓们兴高采烈的按照工匠的交代,开始于自家房屋悬梁之下挂起灯笼。
时间悄悄流逝,许诗诗看着天色渐晚,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
许诗诗带着小翠踏上了回宫的马车,在回去的路上,入目所见,大街小巷的屋檐下,已经挂上了火红的灯笼。
它们犹如熟透的红柿子,圆润而饱满,散发着温暖而喜庆的光芒,微风轻拂,灯笼轻轻摇曳,光影在青石板路上跳跃。
灯笼的穗子也随风舞动,宛如灵动的精灵,红得夺目,又带着几分俏皮。
许诗诗趴在车窗上,仰望着这个灯笼,看着那些忙碌而又热闹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气息。
但愿不是一场大梦,更愿大秦越来越好,百姓生活安康。
“国师,好漂亮啊?”小翠在一侧惊叹道。
“嗯,真好看。”
刚来到宫门口,就看到了李良培正在组织所有工匠开始制作龙灯,许诗诗看了看快黑的天气,“李大人还忙着呢?”
李良培听到声音,循声望去,就看到了坐在马车上,露出一个脑袋的国师。
“国师,你这是?”
“哦,我刚刚忙完,准备回宫呢,你们也早点回去,天快黑了。”
“好的,那就不打扰国师回宫了。”李良培摆了摆手。
很快夏侯婴就将国师送到了咸阳宫殿外,许诗诗跳了下去,“辛苦夏大人送小翠回去。”
而刚准备下马车的小翠听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