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好人,我们来到您家,受到您这么热情的款待。”
吃饭间,老大爷高兴说:“我们每年都要上交新鲜稻草的。”
杨晓兰好奇地问:“是上交,没有钱拿的吗?”
大爷叹了口气说:“是上交给朝廷军队喂马的,不光稻草,每年还得交粮食呢。”
杨晓兰又问:“要交多少粮食呀?”
大爷说:“我家耕五亩田,每年要上交六百斗粮食。”
杨晓兰惊讶地问:“那上交之后还剩多少呢?”
大爷无奈地说:“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时候,还能剩六百斗,够吃。要是收成不好,就只剩两百斗,根本不够吃,只能多种些番薯度日。要是碰上洪灾,连要上交的六百斗都凑不齐,第二年还得补交,一起要交一百二十斗了。”
杨晓兰一听,说道:“要交一百二十斗了,那不够怎么办?”
老大爷的儿子说:“不够继续留着下年继续补交,不过好皇帝和好的县太爷在灾年时不但不用我们上交,还会开仓放粮救我们农民的。”
杨晓兰听后,心中一震,拍着胸口暗自思忖,自己身为皇后,竟对民间疾苦知之甚少。但她不敢表露身份,只能将这份震撼和愧疚深埋心底。
这一夜,山村的夜格外宁静。众人在大爷家度过了一个安稳的夜晚,准备迎接新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