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
山下的叛军,也不会给众人搭建房子的时间。
李云溪要下山,尽管陈氏万分不舍,但女儿有句话说得很对,‘她们不可能一辈子住在山里。’
在场的人,没一个想住在山里,山里的风很冷,夜里还有豺狼叫声,住在山洞里,柴火不能熄,洞口不能堵,只能冰火两重天受着。
所以,女儿要下山,陈氏没说‘不’字,李老头、三弟、大哥一家在上华村,陈安德、陈安哲两个侄子在安华镇,必须将他们接来。
这一夜,陈氏只睡了两个时辰,就起来准备吃食。
女儿胃口大,加上一群侍卫,一袋200斤的玉米,都不够他们吃一顿。
好在家里帮手多,见她起来,同住一个洞的女眷纷纷起来,帮忙做饼子,不然陈氏一人忙活,大概要从早忙到晚。
直到饼子做好,洞外熬的六锅稀饭沸腾,天边才有一丝丝亮度。
陈氏叹了口气,进山洞喊醒女儿,侍卫都收拾好了,她还在睡,也不知这一天天的,哪来这么多瞌睡。
萧扶云想下山,但被竹言以死相逼劝住。
李云溪也不想他下山,上个山,能把自己造出病的人,不配下山。
很快,李云溪带着70个侍卫,走出峡谷
天际隐约浮现几片彩云,将东方的一角彻底照亮,而山下的一个小镇上,亮的如同白日一般。
亦如叛军进城的那一夜。
陈安德带着林翠翠一家三口,躲在林员外家的茅坑中,而他二叔陈直的孩子-陈安哲,跟前来报信的顾晏,一起躲在水井下。
林员外是安华镇的里长,是周围数一数二的乡绅,因为他是里长,所以安华镇的税粮、税银,他要负责押送,这就是他有钱,却不能花钱请人,代他去北境的原因。
自打送粮队伍出了事,林员外的几个叔伯,频繁出现在林家,林陈氏被逼无奈,这才去了杏花巷诉苦,也正是这个原因,林陈氏归家时,多了两个陈家小子。
陈安德跟林翠翠订了亲,陈家小子到林家玩,倒合情合理,多玩几天,林陈氏表示自己能接受,毕竟一点风言风语,跟林家田地铺子比起来,明显后者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