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亩地有百八十斤的豆子。”
杨老一愣,“那第一茬玉米呢?”
“因为第一茬玉米,没有成熟就掰下来,所以产量不好,亩产在200-300左右,赶不上正常种植的玉米。”
杨老的眼一直盯着玉米地里的菽豆,听到邓鹏略微不满的话,顿时扫过去,“多这二、三百斤玉米,够一家五口吃两个月,别不满足,瑞安兄,明早喊我,我也来拔菽豆。”
萧老太傅点头应下,“钱师爷,付校尉,其他事你们先搁一边,尽早将玉米晒干入仓,做好统计。”
钱师爷:“是。”
“是”
地里的菽豆,如邓鹏估算,亩产在90斤左右,看着一车车菽豆被人拉走,他嘴角的笑都没消失过,尤其是石岗镇跟着种的村民,玉米、菽豆的产量与他们接近,更差点原地蹦起。
这条路,没错!
只要一直试验下去,哪怕达不到李姑娘说的亩产2000斤,但多出来的玉米、菽豆就能让禹都县的人,全吃饱饭。
再也不会饿肚子!
禹都县的人热火朝天的掰玉米,四峘山的李云溪不停走呀走,四处寻找水源,他们靠着带来的玉米,来回在禹都县与断头崖之间行走,寻找路线。
山中原有的野兽,要么被吃,要么逃走。
这一日,四峘山下起了雪。
不知不觉,已进入十月,李云溪裹着安文煜在禹都县买的羊毛衣裳,烤着火,听着石磨转动的声音,打着瞌睡,等安文煜一行人的归来。
不多时,安文煜步伐匆匆带着寒气回来。
“李姑娘,那条路线可行。”一边说,一边拿出舆图,指着上面黑色的线说:“一共有三条路可行,我个人喜欢这条路,这条路隐蔽,但需要打通一个山,我们还能在山洞里,设立一个储藏点”
李云溪安静听着,“要走了才能确定,路线是否可行。”
“这个自然,李姑娘,左右粮食也快吃完了,要不我们先回去,再不回去,到了冬日,路更难行。”
李云溪没意见,点头问道:“那路线?什么时候来?”
安文煜接过福一递来的热水,轻轻抿了一口,看着火,陷入沉思:“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