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带脉在捣鬼呢!”
“治疗嘛,自然是要从少阴入手啦!”仙师话锋一转,变得严肃起来,“少阴啊,那可是咱们身体的根基之一,关系到肾和心的功能。带脉为病,虽然表现在腰部和腹部,但根子还是在少阴。所以啊,治疗起来,得温补肾阳,疏通经络,让气血顺畅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幽静的小院里,阳光斑驳,微风不燥,旁边坐着一位仙气飘飘的老中医,哦不,是张仲景仙师本人!他捋着长髯,慢悠悠地说:“来来来,弟子啊,为师给你讲讲阳跷为病的症状。”
咱们这位弟子呢,一脸求知若渴,眼睛里闪烁着对医学奥秘的无限向往,就像咱们现在追热门剧一样,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张仲景仙师见状,微微一笑,开始了他的“医学脱口秀”。
“阳跷啊,这家伙可不简单,它要是闹起脾气来,那症状可就有意思了。你得这么想,阳跷它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阳光大道’,专门负责把阳气啊、活力啊这些正能量输送到全身各处。但要是这条道儿出了问题,嘿,那可就是另一番风景了。”
“首先啊,阳跷为病,它喜欢‘中于侧’,这话听着有点绕,其实就是说,它的症状往往体现在身体的侧面。你想啊,咱们人体不是分左右嘛,阳跷这家伙就像是专门挑刺的,非得在你这边或那边的胳膊腿儿上给你点‘颜色’瞧瞧。比如说,你可能突然觉得一侧的胳膊或腿儿不对劲,酸啊、麻啊、胀啊,就像是被谁偷偷捏了一把似的。”
“接下来,咱们说说这‘气行于外’。阳跷一出问题,它那股子阳气就不老实了,本该乖乖在体内循环的,结果它非要往外跑。这一跑可好,你皮肤表面就开始有感觉了。你可能会觉得这一侧的皮肤啊,要么热乎乎的,像是被小火苗烤着;要么凉飕飕的,像是被冬天的寒风偷袭了。总之,就是各种不对劲,让你摸不着头脑。”
“再来说说脉象,这可是咱们中医的独门绝技,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哦!阳跷为病的时候,脉象会变得‘弦急’。弦急是个啥?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根紧绷绷的琴弦,轻轻一拨,那声音‘嗡嗡’的,清脆又紧张,对吧?阳跷出问题时的脉象就是这样,摸起来紧绷绷的,好像里面藏了个急着要出来的小精灵。但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