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方子简单,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知母呢,就像咱们家里的灭火器,专门对付这种燥火。石膏呢,就像冰块一样,能降温清热。甘草呢,就像和事佬,能调和各种药材的性子,不让它们打架。粳米呢,就像咱们吃饭的主食,能补充身体的能量。”
“那,仙师,这方子该怎么做呢?”小弟子又问。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解释道:“先把这四味药材准备好,然后把知母、石膏、甘草放在一起,加上一斗水,也就是现在的十升水吧,再把粳米也放进去。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等到粳米煮熟了,汤也就熬好了。记得把药渣子捞出来,然后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每次喝一升,也就是现在的两百毫升左右。”
“换算成现代的克数呢,就是知母30克、石膏50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记住了吗?”张仲景仙师又补充了一句。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更圆了。“哇,这么多石膏!这汤喝起来不会成石膏雕像了吧?”他开玩笑地说。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拍着小弟子的肩膀说道:“小家伙,你放心喝吧,这白虎汤虽然药材多,但都是经过精心配伍的,喝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啊,要是你真的变成了石膏雕像,那我可就得用针灸把你扎醒了!”
小弟子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这才明白,原来中医看病治病,不仅仅是开药方子那么简单,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各种因素来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说到这里,咱们再聊聊小弟子说的那种脉数而滑的情况,其实就是身体在告诉医生:“我身体里太热了,水分都快被烤干了,你得赶紧给我降降温啊!”
脉数呢,就是指脉跳得快,就像你在跑步或者紧张的时候,心跳会加速一样。脉滑呢,就是指脉摸起来像珠子在滚动一样,很流畅,但又不失力度。这种脉象啊,一般出现在身体里有热邪或者痰湿的时候。
有一天,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愁容地说:“仙师啊,我最近得了个怪病,咽干、喉痛,少腹还急痛得要命,小便也红红的,脉象还沉而急,这可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长髯,微微一笑,说:“哦?你这是燥邪移肾啦!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