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你这问题问得好!脉象又细又沉啊,那就说明这人身体里的气血都不足了,就像是个小车子里装满了重物,轮子都快被压扁了。这时候啊,咱们就得给他补气血、调阴阳了。”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困惑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这有个难题,想请您老人家给指点迷津。太阳病,本来应该喝桂枝汤的,或者呢,也可能用了下法,但结果呢,症状还是那样:头项强痛,像小火苗一样翕翕地发热,一点汗都不出,心下还满满的,微微作痛,连小便都不顺畅了。这可咋整?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急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真问对人了。于是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太阳病啊,要是服了桂枝汤,或者用了下法,症状还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那你就得记住了,这时候啊,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就是你的救星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连声追问:“师父,这方子到底咋配的?快给我讲讲!”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好嘞,那我就给你细细道来。这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啊,方子里的药材有:芍药15克(三两,古代一两咱们现在就算它5克啦)、炙甘草10克(二两,炙甘草可是调和药性的高手哦)、生姜15克(三两,切片,生姜嘛,驱寒暖胃一把好手)、大枣12枚(劈开,大枣可是补气血的佳品,甜甜的,女生应该都喜欢)、茯苓15克(三两,茯苓利水渗湿,安神定志,可是个多面手)、白术15克(三两,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药材)。
咱们来看看这方子是怎么煮的。把这六味药材一股脑儿放进锅里,加上八升水(想象一下,就是个大水壶装满水的量),然后开大火煮,煮到水只剩三升左右(嗯,大概就是煮掉一大半吧),再把药渣子捞掉,剩下的药液,温温的,一天分三次喝掉,每次喝一升(嗯,这个量嘛,大概就是个中杯奶茶那么多啦)。
这方子到底有啥神奇之处?别急,咱们慢慢来。
首先说说芍药和炙甘草。这两味药啊,简直就是中药里的“黄金搭档”。芍药呢,能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就像是给身体里的“小脾气”按了个暂停键,让它别那么急躁;炙甘草呢,除了调和药性,还能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