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全军覆没。这场灾难性的南征,如同一场可怕的浩劫,无疑是西周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叹的是,经过春秋笔法的润饰,正史对于此事却讳莫如深。史官们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力量所束缚,在历史的长河中刻意回避某些真相,使得后人想要了解其中的详情变得愈发困难,就如同在茫茫大雾中探寻一条隐藏极深的道路,稍不注意便会迷失方向。
时间来到北宋时期,在湖北安陆一带,一场意义重大的考古发现悄然而至,宛如在历史的尘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在这里,出土了六件精美的青铜器,它们造型古朴,纹饰精美,被后世称为“安州六器”。
这些古老的青铜器,宛如历史的“时光胶囊”,承载着那段遥远岁月的珍贵信息,为我们透露了周昭王南巡的一些相关信息。
据史料记载,周昭王十六年,昭王雄心勃勃地发动了南巡亲征行动。此时的昭王,意气风发,壮志满怀,他将目光投向了楚荆地区。为了保证此次进军的顺利,他精心挑选并任命了合适的将领,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其中,曾国国君南宫氏被委以统帅的重任,负责整体指挥作战。而一个名叫(中)的人,则担任先锋,负责前出探索敌情、联络各方等关键任务。(中)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外交经验,带领军队积极联络汉阳地区的姬姓诸侯。这些姬姓诸侯感受到了昭王的大义,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军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此次军事行动开道。
与此同时,曾国、邓国和鄂国也积极配合,精心为周昭王准备行宫。一路上,周昭王的军队得到了汉北各姬姓诸侯的热烈支持,队伍迅速壮大。在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下,周军很快就深入到了江汉腹地。原来臣服于楚荆的大部族、小方国,看到周军的强大阵容和顺利推进,纷纷顺应形势归顺昭王,这使得周昭王的威望和影响力在江汉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在南征的过程中,中军的先头部队率先到达长江。这支英勇无畏的先锋部队,如同一把利刃,刺入了敌人的防线。而后军也随后赶到,两军合兵一处,对鄂部驻地发起攻击。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周军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顺利攻占了鄂部驻地。随后,大军沿着汉水东岸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无不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