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云雾缭绕、古木参天的琅琊山上,琅琊正沉浸在一片劫灰所特有的、仿佛能穿透灵魂的吟经氛围中。这劫灰,据说是上古大战遗留下的神秘物质,其周围环绕的经文声,如同古老咒语,能引人进入一个超脱尘世的冥想境界,让琅琊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与安宁。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身影,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曙光,彻底打破了这份沉寂,也让琅琊心中的波澜再起。
那是一位身披青衫、仙风道骨的老者,他的步伐轻盈,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虚空之上,不留痕迹,唯有衣袂随风轻轻摇曳,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此人,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师弟,“悠然子”。在那个时代,他的名字还未与林三虎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弟子联系在一起,而是以一种更为淡泊、更为高远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悠然子的出现,并非偶然。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直接锁定了琅琊所在的方向,更准确地说,是锁定了那片蕴藏着无尽秘密的劫灰之地。他的到来,不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也不是为了参悟天地至理,而是怀揣着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紧迫的目的——夺取劫灰。
随着悠然子的步步逼近,原本和谐的吟经声开始变得杂乱无章,仿佛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干扰,空气中的氛围也变得愈发紧张。琅琊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从四面八方涌来,压迫着他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神经。他意识到,眼前这位看似仙风道骨的老者,实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其目的之明确,手段之决绝,远非自己所能想象。
“这位前辈,您为何而来?”琅琊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试图以平和的语气询问。然而,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却未能得到对方及时的回应。悠然子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对世间万物的淡然,也有对即将到手之物的志在必得。
“劫灰,乃天地精华所聚,非有缘人不可得。而你,琅琊,虽有心向道,却非此宝之主。”悠然子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琅琊的心上。这一刻,琅琊终于明白,自己长久以来所追求的,或许只是一场空梦。而真正能够决定什么属于自己,什么又将离自己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