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小友挂怀,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辛弃疾在韩牧的一侧坐下,目光朝着四周一望后,回到有些苍老的陆游身上,想起昨夜的凶险,不免有些歉意的对着陆游抱拳道。
“放翁兄,昨夜还真是凶险万分,得亏没有伤到你,否则愚弟还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却见陆游挥了挥衣袖。
“呃,你我兄弟之间数十年交情,何必如此客套,只是不知道是何处来的杀手,竟然对你一个经略使动手?”
辛弃疾也陷入沉思,正看向韩牧时,韩牧脑海中却想到,“放翁”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熟悉。
韩牧的脑海中迅速转动,同辛弃疾是多年好友的历史人物中,能活到如此岁数的屈指可数,关键是“放翁”这个名字太熟悉了。
“等一等,放翁……陆放翁?”
韩陆侧脸看向陆游,眼珠瞪大,却见眼前的老人神情专注而沉静,眉宇间隐隐透着一股文人的雅气,仿佛岁月的风霜并未磨去他骨子里的锐意。
“老先生竟然就是陆放翁?”
陆游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就连韩牧这样的江湖少年,居然也会认识自己。
“不错,这普天之下,陆放翁应该就我一人,小友也识得我?”
韩牧呵呵一笑,他倒是有些没有意料到,一晚上,竟然会一同遇上“词中之龙”的辛弃疾,还有南宋四大爱国诗人之一的陆游。
陆游文学成就极高,尤其是临终之际留下的绝笔《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体现了陆游的爱国热情。
韩牧看着年过花甲的陆游,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好奇。
“识得识得,陆放翁的大名谁不识得,千古文章多少事,但能留下名字也不过寥寥数百人,放翁先生和稼轩先生都是留下不朽诗词的人。”
“我诗词虽读的少,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却是要有耳闻,还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等,闻名不如一见,能同时见到文坛两大英豪,也是贫道的幸运。”
陆游不曾想,韩牧如此年纪,竟也懂得诗词,还当他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