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
“朕自幼体弱,性情淡泊,只喜读书修道,向往清净无为的生活,这皇位……本不该是朕的,自从即位以来,治国理政,心力交瘁,每每看到那些奏折,朕便觉头痛欲裂,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心头。”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向往之色:“朕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寻一处清净之地,静修向道,远离这纷扰的尘世,修道求真,才是朕心之所向。”
韩牧沉默片刻,眼中多了一丝复杂的神色,他低声劝道:“官家,大宋天下可不能没有天子,你若弃位而去,恐天下大乱。”
赵扩苦笑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自嘲:“天下大乱?金国虎视眈眈,朝中权臣争斗不休,朕……实在是无能为力,朕于危难之际即位,也曾有恢复之心,自从历经上次生死之危,朕也彻底看清了,朝中大事就让韩侂胄他们去处理吧。”
韩牧站在一旁听着赵扩的言语,而赵扩则靠在龙榻上,从赵扩的言语和他的执政能力来看,赵扩的确不是帝王之才,韩牧转念一想,或许赵扩彻底退居幕后,对眼下的大宋天下更为有利一些。
韩牧朝着赵扩开口道:“官家方才所言,贫道深有体会,既然官家有奉道之心,无心理政,有道是,上等君王,当朝南而治,无需事必躬亲,只需用对人,也可使得天下太平。”
“哦?真人这是赞同朕的想法了?”
赵扩望着韩牧喜出望外,果真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人,顿悟就是不一样,连皇帝之位都可以舍弃。
韩牧顿了顿,继续说道,“贫道自然愿意站在官家的这边,只是当下朝廷中,韩大相公一人唯恐担负不起整个朝廷,贫道久在民间,倒是愿向陛下推荐三人,皆是治国之才,可助陛下安邦定国。”
赵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微微前倾身子:“哦?真人且说,朕相信真人的眼光一定不会看错人。”
韩牧如愿以偿开口道:“回禀官家,辛弃疾文武双全,乃是治国领军的大才,韩侂胄主管政务,辛弃疾可主管军政,如此搭配,大宋国力军力才能蒸蒸日上,将来北伐中原才能有可胜之机,再有陆游、杨万里,皆是学识渊博,胸怀韬略,清廉刚正之人,此三人皆可担任国之重臣。”
赵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