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路途。
听到辛弃疾同他打趣,杨万里的背微微佝偻,但腰杆依旧挺直,将手中竹杖缓缓杵在地上一震。
陆游也走上前对着杨万里微微躬身道:“城斋老弟,你我得有二十年未曾见过了吧,不知可还记得老夫否?”
陆游冲着杨万里微微一笑,杨万里将目光放到陆游脸上,一通打量后,这才认出陆游来。
“你是……放翁兄呀”
“真是二十年未见了,放翁兄风采不减当年呐!”
杨万里对着陆游抱拳一笑,陆游却是摆了摆手。
辛弃疾继续开口道:“城斋兄,如何来的这般快,官家下诏也才不过十日,你难道是飞来的不成?”
面对辛弃疾的戏谑,杨万里用手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
“说来也巧,老夫自从罢官免职后,本来一直赋闲在家,三个月前,我觉得有些闷得慌,便四处游历,正游历到两浙一带,十日前忽然接到朝廷下诏,我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临安了。”
“城斋兄,如今官家下诏,命你出任三司副使,你昔日痛斥朝廷在江南多路实行铁钱一事,如今身居三司,掌管天下钱粮,正好可以革除弊端,为民减轻负担。”
杨万里听完点了点头道:“实不相瞒,老夫对于仕途原本已经心灰意冷,就此病弱残身老死于乡下。”
“然老夫接到诏书之后,又听闻稼轩老弟与放翁兄竟然同时启用,稼轩老弟出任枢密副使位宰执,放翁兄出任翰林学士,老夫顿感朝局有希望,故而马不停蹄直奔临安而来,就是想同两位一道,商议如何在未来改变局势。”
韩牧站立在一旁,看着三个年龄加起来超过两百岁的人,从辛弃疾和陆游的态度来看,韩牧大差不差猜出他定然就是杨万里。
在南宋四大爱国诗人中,陆游和杨万里占据其二,尤袤和范成大已经相继离世。
今夜,“词中之龙”辛弃疾,还有陆游和杨万里四大家之二,三人齐聚一处,韩牧只觉得这样的文坛轶事,就是在历史中也是极为少见。
要不是他向皇帝赵扩举荐三人,三人恐怕也不会有今日这般相遇。
韩牧正在寻思,却见一旁的辛弃疾拉过韩牧给杨万里介绍道。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