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102章 镇狄堡(1/4)
    裴伦的幕僚,此次大胤和鞑子和谈的促成者,即将成为朔州知府的黄常,这几日一直待在赵暮云的军中。

    他亲眼看到鞑子的兵马从紫水河谷陆续撤回草原,赵暮云也分批释放了鞑子的家眷。

    这一场和谈圆满和顺利落实下去。

    折兰王为了家眷,除果断放弃即将取得的胜利,还付出了丰州的一个草原,二千匹战马和二千两银子。

    而大胤这边,一千精锐骑兵没了,五千士兵战死,以杨建为首的折冲府都尉死了五六个,百夫长和什长这些基层军官不计其数。

    此战之中,更是暴露了大胤边军的战斗力。

    想象中很差,实际上比想象中更差。

    比如范南部署的伏击战,两支伏兵虽然提前被发现,但是他们都有八千数量的兵马,而拦截他们的只有两千骑兵。

    这种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不战而走。

    还有号称河东道最能打的朔州折冲府,竟然有近千人空饷,而且还没守住静边军一天就撤退。

    果毅都尉孙继宗的一千人,还没有钟大虎这样一个百户守得久。

    大胤军备荒废并非一日之寒。

    黄常来到赵暮云军中,也带着裴伦的暗中交代,深入了解赵暮云为何能仅凭一什人,就可以在鞑子后方纵横数百里,闹得天翻地覆。

    三百乌丸骑兵和一千三百被俘虏的大胤百姓或许是一大助力。

    但赵暮云一个什长,居然能整合这么多人受其驱使,听命于他,先后共计战胜了七百鞑子守军。

    而且付出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是核心问题。

    黄常在了解赵暮云麾下这些人的情况之后,得出一个结论:

    赵暮云知人善用,懂得整合资源,有勇有谋。

    这更加坚定了黄常极力劝阻裴伦一定要大力拉拢赵暮云。

    折兰王的一万大军这次南下折损了二三千人而已,仍旧还是河东道的卧榻之虎。

    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幸运,能抓到鞑子的家眷,胁迫折兰王退兵了。

    这不,朔州那边又有裴伦的使者来了!

    使者见了黄常之后,便告之是裴伦要紧急召见赵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