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烨接着说道:“至于整顿内政方面,臣认为应首先从官员选拔做起。应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忠于皇朝的人才担任要职,以取代那些依附于豪门、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时,加强律政院的监察力度,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
秦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道:“柳卿所言极是。官员是朝廷的脊梁,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皇朝的兴衰。朕会责令吏部加强官员选拔工作,同时支持律政院的工作,确保朝廷的清明。”
柳烨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此外,臣还建议陛下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可通过设立巡察使等职位,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同时,鼓励百姓举报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以形成对地方势力的有效制约。”
秦瑾听后,沉思片刻,道:“此计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不易。地方势力根深蒂固,要削弱他们需付出极大的努力。不过,朕相信在柳卿等人的辅佐下,皇朝定能克服一切困难。”
柳烨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秦瑾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的改革计划虽然艰难,但若能成功实施,必将为皇朝带来长久的繁荣与稳定。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走进,禀报道:“陛下,边疆急报!番邦联军突然进犯,边境告急!”
秦瑾闻言,脸色骤变。他深知,番邦联军的进犯将对皇朝的边疆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他迅速站起身,对柳烨说道:“柳卿,朕需立即召集朝臣商议对策。你速去准备,朕要在御前会议上听到你的详细建议。”
柳烨点头领命,转身快步走出书房。他知道,这一场危机将是对皇朝的一次严峻考验。但他也相信,在秦瑾的领导下,皇朝定能度过难关,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御前会议上,朝臣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柳烨则以其深厚的法学功底和丰富的政治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他主张加强边防军备,同时派遣得力将领前往边疆指挥作战;加强律政院的监察力度,确保朝廷政令的畅通无阻;鼓励百姓参军报国,共同抵御外敌。
秦瑾认真听取了柳烨的建议,并予以采纳。他深知,在这场危机中,柳烨的智慧和勇气将是皇朝战胜外敌的关键。他当即下令,加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