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疲劳。
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原本习惯快走的人,可以尝试慢跑;进行简单瑜伽动作的人,可以挑战一些难度稍高的体式。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关节疼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这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调整运动计划。如果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二、饮食控制:降低尿酸水平的关键环节
饮食在尿酸的生成和代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合理规划饮食,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有助于尿酸排泄的食物,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尿酸的生成,并促进其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预防尿酸高。
(一)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减少尿酸生成源头
高嘌呤食物是导致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像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每100克猪肝中嘌呤含量高达275毫克左右,猪肾的嘌呤含量更是在300毫克以上。海鲜类中的沙丁鱼、凤尾鱼等,嘌呤含量也极高,每100克沙丁鱼嘌呤含量可超过200毫克。浓肉汤,经过长时间炖煮,肉中的嘌呤大量嘌呤在汤中,一碗浓肉汤的嘌呤含量可能高达几百毫克。这些高嘌呤食物在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代谢转化为尿酸,从而显着增加体内尿酸的含量。
为了预防尿酸高,我们必须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尽量减少食用动物内脏,每月食用次数不宜超过2 - 3次。海鲜类食物可以选择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的,如海参、海蜇等,且每周食用量不宜过多。对于浓肉汤,应尽量避免饮用,选择清淡的蔬菜汤或清汤更为合适。通过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取,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尿酸的生成,降低尿酸升高的风险。
(二)增加碱性食物摄入:促进尿酸排泄
碱性食物在促进尿酸排泄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蔬菜中的西兰花、芹菜、菠菜等,都属于碱性食物。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每100克西兰花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51毫克,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6克。这些营养成分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还能在体内起到碱化尿液的作用,使尿酸更容易溶解在尿液中,从而加速排出体外。
水果中的苹果、香蕉梨等,同样是碱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