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积极推荐有潜力的青年才俊!”
“在此,我先行提出一位人选——近期备受瞩目的苏青云,他得到了周元培老先生的高度评价与推荐。诸位有何见解?”
然而,面对这一提议,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沉寂。
周元培推荐苏青云入会之事在网络上引起的争议,以及之前反对声音遭遇的网民反击,让在座的不少人学会了谨慎行事,选择了沉默以对。
“咳咳。”
李沐华轻咳一声,试图打破会议中的微妙沉默,以一种近乎无奈却又不失决断的语气说道:
“既然各位同仁均未提出异议,那么我们就暂时采纳苏青云的提名,并将在适当时机与其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了解。”
随后,他轻轻按揉着额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再次向与会众人征询:
“在我们讨论的议程中,是否还有其他值得推荐的新秀人选呢?请大家不吝分享。”
此言方落,位于会议桌左侧首座的中年男士贾刚,面容沉稳,缓缓启齿:
“我愿在此郑重推荐一位候选人,那便是我的女儿——贾深深。”
贾刚的话语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自豪:
“诚然,她与我有着血缘关系,但她的文学造诣确是众望所归,不容忽视。”
“贾深深自本科至研究生阶段,均在京北大学文学院深造,接受了系统的文学教育,是名副其实的科班人才。”
他列举道:
“其文学成果斐然,已出版诗集二部,发表学术论文七篇,且首部中长篇小说亦即将问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京北大学与邻国的文化交流盛会上,她凭借《致敬青春》这首现代诗作,赢得了包括西野圭吾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展示了非凡的文学功底与国际视野。”
“鉴于她目前作为预备会员的积极表现,我提议正式接纳贾深深为文学协会的正式成员。”
李沐华听罢,表情未显波澜,仅以轻微颔首表示认可。
贾刚在协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是副会长,还因其广泛的社交网络和深远的影响力,为女儿的文学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显然,他早有筹谋,欲借协会之